汉末雄风_第一百一十五章 凉州织密网,乱世奏华章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凉州织密网,乱世奏华章上 (第5/9页)

--《汉书哀帝纪》

    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汉书贡禹传》

    “奴客”的称谓,见于史册较早,至少在西汉中期便已出现。

    关于“客”的卑微化,唐长孺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客和部曲》一文中有过详述。

    唐老曾注意到,奴客大抵都是缺乏教养的无赖,他们替主子“干脏活,牟jianian利”,乃至“作盗贼”。

    (今陛下)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置私田于民间,畜私奴车马于北宫。--《汉书五行志》

    此处“票轻无谊”,即“剽轻无谊”,泛指亡命徒。

    看上去“客”的身份变化,似乎与他们的个人素质有关。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实际“客”的卑贱化,核心原因在于生活上依附于豪强,缺乏个人选择的自由。

    在地主豪族垄断了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大部分缺乏受教育机会的底层群众,因为生存艰难,被迫沦为权势者的奴客。

    在马太效应(也叫二八效应)的作用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最终大量的失地农民与破产手工业者,便顺理成章地沦为富室强宗的附庸。

    同时,彼时的“丁税”制度,也为奴客的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

    丁税即人头税,即无论个人财富多寡,都必须按人头缴纳赋税。

    在丁税之外,百姓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而富户不仅有着多样的避役手段,甚至可以通过个人权势,庇荫田庄内的奴客,使之不服徭役。

    比如《魏书司马芝传》记载,司马芝出任菅县县长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