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零六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6 (第7/8页)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我们革命先烈们的干粮,便是三国时的“糗”。

    可见先辈们何等不易。

    曹cao妻妾众多,死前遗命其居于邺县铜雀台,每日供以干rou(脯)与干饭(糒)。

    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即铜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魏武遗令》

    再来看劳动阶层的主食。

    乱世中的五谷,不过是理想环境下的食物,是权贵门阀的“特供食品”。

    普通百姓与基层军人,很难享受得到。

    三国百年战乱(184-280),群雄割据,丁口锐减,十不存一。

    以至西晋初年,户口数量萎缩到东汉鼎盛时的四分之一。

    注意:西晋太康元年人口1600万,而东汉鼎盛时人口5000至6000万(其中不包含被士族豪强瞒报的人口)。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人们根本不可能吃得上“放心粮”,遑论五谷。

    因此便产生了诸多替代品,聊以果腹。

    桑葚酸甜多汁,属瓜果类食材。

    但晒干后的桑葚,亦可略作充饥之用。

    袁曹争雄河朔时(196-200),均采用桑葚作为预备军粮。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王沈《魏书》

    又因为曹cao的屯田成果逊于袁绍,故特别仰仗桑葚,甚至不惜为提供“桑葚干儿”的杨沛加官进爵,以作表率。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