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0 (第3/4页)
。 容歆握着苏麻喇姑清醒时送她的佛珠,亦是泪流满面。 “皇阿玛节哀……” “请皇阿玛节哀顺变……” 皇子皇孙们纷纷劝慰康熙,容歆等到众人散去,便低声对康熙道:“皇上未回来的那些日子,嬷嬷口中念得最多的,除了您便是太皇太后。” 康熙悲泣声一顿,注意力稍稍转向容歆。 “对嬷嬷来说,死亡并不仅仅是离别,还有重聚,她期待着和旧主的再次相逢,因而解脱多于苦闷,想必不希望您为她悲极伤身。” 苏麻喇姑的寿数在这样的时代几乎是祥瑞一般,可再洒脱的人也无法从容面对死别,更何况康熙还算不上洒脱。 不过康熙或许是早有准备,或许是认可容歆的劝慰,他很快便收整心情,为苏麻喇姑办隆重的丧事,并且定下陵寝规格,停灵数日后由十二阿哥胤祹亲自扶灵前往遵化,到太皇太后的身边。 罗马教皇的使节多罗便是在苏麻喇姑病重期间抵达京城,康熙无暇召见,只命礼部和鸿胪寺简单安置他们,便再不过问。 而他们再次被提起,是这些传教士不准教徒参加祭祀活动,引得许多人不满,便闹将开来。 再加上教会不许教徒尊孔圣人,言语之间竟是要将中原传承多年的习俗皆打为异端,这教满朝读书人如何能够忍受,很快便有人借题发挥,甚至引申到苏麻喇姑的丧事上。 康熙与苏麻喇姑之间形同母子,亦不能忍受这些异族在朝事上指手画脚,大怒之后,连见都不愿见,便欲将他们赶出京城。 朝中有一些人,认为大清应有“大国风范”,如若这般毫无缘由地驱赶,待传教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