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下人按着誊好的册子核对了母亲生前的遗物,其中除了一套徽州的砚台打碎了,再没有什么遗失损坏。 因在丧中,百日内全府茹素,各处也没甚要紧事,向晴就让丫鬟半夏去看望府外的赵嬷嬷。 赵嬷嬷自打范氏走后就一直卧床休养,所以向晴回来好几天,她都没来过俞府。 赵嬷嬷是当天听闻范氏身故的噩耗,郁结于心昏了过去,这些天已经养的差不多了,只是他儿子范福桂放心不下,不让她起身。 赵嬷嬷也急着早点见到向晴,于是不顾儿子阻挠去了俞府。 “老奴给大小姐请安。”赵嬷嬷心中只把范氏和俞向晴当成自己主家,也只对她俩才会称奴的。 向晴自然不会受赵嬷嬷的礼,亲自扶了她。 “半夏说嬷嬷您昨天还在床上休养,怎么今天就起身了?这病去如抽丝,千万不能大意了。” “大小姐放心,老奴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多日不见大小姐,老奴心里实在惦记的很。” “嬷嬷坐下说话,柳枝,还不看茶。”这就不是当奴仆待了,而是客。 “老奴今天来是有些话想和大小姐私下说,你看?” 向晴让半夏带着小丫鬟们出去,才斟酌着开了口。 “我也正好有事要请教嬷嬷,事关母亲她留给我的产业。” “老奴也是为此事而来。你母亲生前确实把身后的产业悉数交给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你福桂叔照管,去岁腊月里已经交完了账,范府也派了管事验看,并无讹误。我今天来,把出息都给大小姐带来了。”说着,赵嬷嬷从怀里取出了七八张银票,放到了茶案上。 向晴略扫了几眼,就觉得数目不对,她是看过母亲箱笼里旧年的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