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章 阵前骂王朗 (第2/4页)
即下旨,拜曹真为大都督,赐节钺,然后又封郭淮为副都督,七十六岁的王朗为军师,在东西两处京城中调拨了二十万兵马,前去迎击蜀军。 曹真任命自己的宗族弟兄曹遵为先锋,大军于十一月正式出发,曹睿为了表示郑重,亲自将军队送出了洛阳西门。 曹真很快领着大军过了长安,一直到渭水之西才扎下营寨,随后便叫来王朗和郭淮商议起了退敌之策。 王朗胸有成竹地说道:“来日请都督整顿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会到阵前,只要一席话,就能让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也可不战自退。” 曹真见他说得如此轻松自信,不禁喜出望外,当即传下将令:明日四更做饭,然后整顿队伍,天亮前务必要军容严整,保证人马精神,所有旌旗鼓角,都要按照次序排列整齐。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凌晨,两支大军在鼓声中各自摆开了阵势,一时间祁山的山脚下人喊马嘶之声不绝。 两边阵势排好之后,鼓声逐渐停止,魏国司徒王朗骑着一匹战马立在门旗之下,命阵前喊话士兵齐声大呼:“请对阵主将答话!” 蜀军阵前门旗翻卷,很快一辆木轮车被推了出来,诸葛亮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 他出阵后举目望向前方魏军阵营,只见阵前有三个麾盖,正中间的麾盖下一个白髯老者,身后一面大旗上书着“王”字。 诸葛亮早在细作的情报中得知魏国司徒王朗作为军师随军出征的事情,此时一见眼前情形,便将对面老者的身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于是他也命阵前传话的士兵喊道:“汉丞相与魏国司徒会话。” 王朗闻言策马上前两步,诸葛亮拱手为礼,前者则在马上欠身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