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4章 (第3/3页)
机下,各阶层的反应有什么区别,以及他们如此做的目的和背后逻辑》 《论欧洲乃至全世界今年的粮食收成,进口是否能解决本国粮食危机?》 《论驻外国大使是否能协助本国官员购买和运送粮食,以平抑粮价?》 《每一次危机往往伴随各种谣言,怎么分辨事情真假,明晰背后因果关系?》 …… 先把要写的主题罗列出来,然后让人分别去收集消息,尽快把各方资料汇总。 和《新女性报》不一样,《大英外交报》要报道的必须是真实有详尽数据的内容,贴上调查资料后,再分析一波,尽量写的生动有趣,也简单易懂,让不识字的民众听人读一遍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民众如何应对粮食危机的话题。 苏叶知道,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工人和底层人民,其实和后世一样,都没什么存款。 他们往往是一拿到周薪,就立刻花出去采购一周的生活用品,这样一旦粮食涨价,就很容易弹尽粮绝,生活得犹如在悬崖边跳舞。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每周剩下的一点点钱,都会在最后一天花光,比如喝酒狂欢,或者购买砂糖,茶叶,咖啡等奢侈品。 然后等待下一周发薪日的到来,周而复始。 而等危机真的来临,他们只能束手无措。 苏叶在文章里教他们如何面对这次突发情况,从怎么省下更多的钱购买更加廉价,也更容易储存的粮食,到粮食如何妥善保存,以及野外可获取的各种吃食,以及获得方法都有详细讲解。 英国各个城市都由同业公会建立了粮仓,在粮食危机的时候,会放出来平抑粮价,所以只要他们稍微坚持一下,是不用花高价买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