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46节 (第2/10页)
后要查清他们家人在什么地方,现在就去办,要快!” 苗绍点点头,也急忙跑了出去。 第二锅出酒最多,时间也长一些,接下来又换了两次水,第三锅酒味已经有些淡,第四锅更淡,第五锅味道已经有点发酸。 “二锅出酒和三锅出酒可以混起来,味道就更加合适。” 钱皂现场在那里把几种酒兑起来,也不用讲什么比例,直接混合就好。 “扬州和江南那边口味偏淡,如果将来有需要,可以把第四锅掺进去。”钱皂抿着嘴说道。 出完五锅酒的酒粮已经变成酒糟,被迅速的清理出来,这个东西也可以卖钱,是非常好的猪饲料,可以卖给各处的农户赚钱。 地锅蒸屉上的纱布拿出来在水里一泡,然后拧于又铺上,徒工们紧张的放置酒粮,准备下一个循环。 看着学徒们在这边忙碌,钱皂叮嘱烧火的徒工几句,也跑过来奉承着说道:“甲长,这样的好酒肯定好卖,好酒要有个好名头,甲长起个名字吧” 刘衍沉吟一下,笑着说道:“这种酒应该叫二锅头酒,不过我看就以大盘堡为名好了,这酒就叫做大盘堡烧锅!” 钱皂笑着拍手说道:“好,大盘堡烧锅,我看用不了多久,便可以风靡整个山东了!” 其实刘衍的这套做酒的工艺就是后世北京的二锅头酒,之所以起了别的名字,倒不是为了避嫌,在原本的历史上,这酒要再过几十年才会出现,这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只是刘衍想到自己如果起了二锅头这个名字,那难免被其他做酒的师傅给琢磨出方法来,这大盘堡烧锅的名字中规中矩,不存在泄露工艺的问题。 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