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章 (第2/3页)
这样人才而言,简直是太浪费了! 他当初之所以愿意接受欢想实业的聘用,并不是为了那区区每月四百米元的报酬,父母送他去茵国读大学,四年下来花的各种费用累计也超过了四十万米元。 他是在暂时无法回国的情况下选择了入职欢想实业,有了海外跨国集团供职的经历,可以在履历上镀一层金,职位当然越高越好,那样也更能发挥他的才华。结果欢想实业的这批中高层领导却没有珍惜人才,反而有些刻意打压他。 周贺原之所以能回东国,还是因为他在欢想实业的供职经历。欢想实业最近开通了一条专线,从非索港坐船转道北方的特玛国登岸,然后坐大巴到美里机场直飞东国。 前几天晚上,几位同事请他吃了顿饭算是送行,饭后又去酒吧坐了一会儿。有人还在挽劝他,并问他为什么一定要着急离开?就算想回国也可以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这里的很多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他当时喝得稍微有点多,忍不住吐槽了一番,不受重用、得不到提拔、被刻意打压之类的话不好多讲,重点说的是待遇太低。 像他这种情况,随便找份工作也不至于就拿这么点工资,然后他又提到了自己在茵国读大学四年期间,费用就花了四十多万米元。 结果同事崔芸却反问道:“你在茵国四年花掉了四十万米元,在欢想实业工作了七个月攒下了两千米元,难道自己心里就没数吗?” 这姑娘的话说得倒没错,周贺原身为欢想实业总部的员工,其实平日也没多少花钱的地方,吃食堂、住宿舍,很多娱乐设施也都是单位免费提供的,当地的其他消费水平也不高,所以七个月下来手头居然还能剩下两千米元。 崔芸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