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0章 (第2/3页)
有拐点的,超过一定规模,反而会导致消耗加剧、资源浪费。 起初是县城的人口开始流失,中心城区不断吸收周边县城的人口与资源。从近十年前开始,就连很多城市本身的人口和资本也开始流失了,流向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 梅野石出生的村庄,今天已十分凋敝,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或者在县里与市里买房定居。留下的老人和孩子,只因为他们的儿女或父母尚没有能力将其接走。 这样的村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是另一个课题。 芜城市也进入了失血阶段,人才和资本不断离开,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状态下,当地的很多生产企业倒闭消亡。 生产的转移,就意味着工作机会的转移,就业人口也必然跟着转移,服务业也会萎缩。 在人口增长过程中不断的外溢,与人口达到顶点后不断的外流,是两种状态。房地产业是这个过程中最后一拨挣扎,吸走了大量家庭几十年来的积累财富。 这渐渐成了一种零和游戏,乡村成了县城的对手,县城成了市区的对手,边缘城市成了中心城市的对手……甚至省份之间也发展成互为对手的关系。 在完全自由化市场的背景下,以资本意志为主导,必然要求资本、劳动力、各类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 东国很大,所以还能有多个中心与副中心并存。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同在东洲的棒丽国,其首都标城已聚集了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近乎一半的经济资源。 城市之间的问题,仍在同一国家范围内,好歹还有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调节,多少能缓冲发展失衡的问题。 但推广到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这种趋势,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可就是净损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