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_第88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5章 (第3/3页)

圣的经典只当成了研究材料,研习其中能令人感兴趣或者有道理的东西,扯淡的部分也就当它是扯谈了。

    人们不太介意它是怎么扯谈的,更注重自己能学到什么。

    各种宗教典籍,都可以去研究、去学习、去分析、甚至去质疑、批判、去改造,经常可以看到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也给自己起一个某某居士、某某道人的称号。

    东国知识界对佛教的改造,鼓捣出了本土的禅宗,一度呵佛骂祖不休。而广大知识分子并不觉得其离经叛道,反而对其中体现出的思悟过程与状态特别着迷。

    这已经不是信徒对待神灵的态度,而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头脑游戏。

    一位普通的东国人可能对此习以为常,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的,世事不是本当如此吗?可是换成另一种文明体系的视角,这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

    他们怎么可以没有神?这个惊天动地的问题,答案简单之至,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

    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文明,从启蒙阶段、由文化的根本立论始,就不需要神的参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神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无论存不存在,并不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与价值判断。

    以此为根基的东国文化,充满开放与包容精神,一切存在都可以批判,一切存在也都可以学习,这不仅是道家的辩证精神,也是儒家的论证方式。

    东国人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并非表意那么简单,也是一种独特的分析语系,开放且包容,面对新生事物时,能很顺畅的概括与吸纳,几乎没有障碍。

    东国文化在面对虚构的神灵时,也有很现实的道德评判标准,所依据的仍然是儒家的那两条根本立论,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