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借钱 (第3/5页)
,这是张家的老宅。实际上是皇上赏赐给岳父张岱的。能在内城拥有一座像样的大宅邸,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算大明朝的几位国公,想要有一座大宅子的话还只能在外城几坊找地方建造,足见弘治皇帝当初对张家的恩典。 张鹤龄是张岱长子,理所当然的继承了这座府邸。三年前老夫人去世之后,张延龄和张鹤龄兄弟分家,作为次子的张延龄也得搬出张家大宅在宣北坊造了府邸。宣北坊和阜财坊虽然只隔着内城的一道城墙,从宣武门进出也花不了小半个时辰,但是却一个是在内城一个在外城,但兄弟二人地位上是有差异的。 张鹤龄是张家长子,他的寿宁侯的爵位便是张岱当年的爵位。张岱去世后被追赠昌国公,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张鹤龄也必然是要袭昌国公之位的,因为他是嫡长子。而作为嫡次子的张延龄按照正常的情形是不可能承袭父亲的爵位的。这便是在大明朝这个等级尊卑纲常森严的社会中的常态。越是权贵之家,这些规矩便越是不可逾越。 当然,对于张家而言,张鹤龄还做不得主。张家的话事人是张皇后,张家的一切都是她挣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张皇后最疼爱的是张延龄,因为这一点,张鹤龄对自己的兄弟张延龄倒也不敢太以长兄的威严自居。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不能算好,却也不能算坏。平素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互不干涉。但是在涉及张家利益的问题上,两兄弟却都秉承着一个原则,那便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而且有一点两兄弟也是一样的,那便是爱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相较于刚成年不久的张延龄而言,张鹤龄在这方面更是变本加厉。此人几年前酒后乱性,居然在宫中对一名宫女非礼,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朝野震动,杨廷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