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一机八用 (第2/6页)
前买到三台,足够支撑他们一次发射任务,我们订单排在后面,一台都没买到。” 舒创和马经纬说起这件陈年往事,语气里是说不出的唏嘘。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零一这家最早成立的民营火箭公司,一开始就掉了链子,落后于竞争对手蓝箭。 资本只看结果。 你没有,蓝箭有,人家就投蓝箭。 舒创为了获得更多投资,不停地在画饼,诸如2017年立项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2018年发射小型运载火箭,2022年发射中型运载火箭,2023年立项太空飞船。 然鹅,他们画的第一块饼,2017年搞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舒创和马经纬就跳票了,没技术,搞不了,他们还是只能搞固体燃料火箭。 到了2019年3月,成立时长三年半的零一公司,进行固体燃料火箭的首次轨道发射,结果掉了下来。 投资人没指望你们搞液体燃料,结果固体燃料也掉下来? 公司受到巨大打击,资本信心严重受挫。 舒创当时还说出一句话:“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就没有人拿得出2亿美元来搞这个液体火箭发动机!” 结果没过两年,被人piapia打脸,打人的还是他们的老对手,蓝箭。 蓝箭在2022年底发射了一枚朱雀二号液体火箭,虽然首飞失败,在大气层失控,但蓝箭仍然是业内公认的强者,直到现在,蓝箭也是三家头部公司之一。 这叫什么? 一步错,步步错。 一次落后,次次落后,节奏全乱了。 舒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