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_分卷阅读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3/4页)

,根据纳粮的多少来轮换。

    黄册是明朝老百姓唯一合法有效的户籍文件,上面清晰地登载老百姓的身份、年龄、居所、职业和所有家庭财产。记得详细的,连你家养几头猪、几只鸡鸭都会写上去。

    古人一生,不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入学、科考、婚丧、外出、财产、徭役、诉讼等等诸多重大事项,都离不开黄册。

    基本上说,黄册的作用,就是现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的综合版。现代人去火车站买车票必须出示身份证。在明朝,外出超出方圆几百里,同样需要递交黄册才能获得官府发放的凭证。

    没有黄册,要么是逃户,要么是流民,别以为到了古代随便找个旮旯地就能过日子,古代的黑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而在黄册的基础之上制定的里甲制度,则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基层管理行政制度。

    里长和甲长管理本甲本里的事务,除了杀人之类的重罪,一般的民事纠纷都由公选的里甲老人们裁定,大到财产纠纷、打架斗殴,小到鸡毛蒜皮的谁家牛偷吃了谁家的稻田,里甲老人们都管。

    “诉不出里“,“凡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在一定程度上,里甲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律裁定权利。

    里甲老人就是乡里的管理者,纳粮多少是推选里长和甲长的首要标准,能当上里长和甲长的,基本都是大族子弟。

    所以古人追求人丁兴旺,能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养不养得活不要紧,人多了,才有可能占据话事人的身份,不会在乡里受欺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