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禅机 (第3/4页)
让庄风独自回答,而是选择了和庄风交流,点头回应道:“坛经载,慧能圆寂时告诫弟子说,‘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旨。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明心见性这一法门不仅是禅宗南宗的核心,也是佛教各宗各派的共法。佛家一切经论法门,最终目的无不是为了让人明心见性,从而证认本来面目,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庄风点点头说:“佛教见性成佛,儒家则讲见性成圣。我来的那个世界有位学者叫宋濂,他认为儒释两家形式虽殊,心性学说则一致。明心见性还可以缩减为两个字,明心即是见性,见性即是明心。性即心也,是人与万物宇宙共同的本体,或曰最高的终极存在,相当于佛家所谓真如、如来藏、本来面目等。孔子讲求仁、志道、知命、知天,孟子讲存心、尽心、不动心;大学讲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程朱理学讲存天理,王阳明讲致良知。仁、天、命、明德、至善、天理、良知,异名同质,所指都是道,即人之本性、天之本体,只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称呼不一罢了。” 为了让自己的这段话充实一些,庄风累得满头是汗。 老僧对于庄风这段话自然是十分满意,总结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当今修仙者只慕长生,哪有几个去思考这些问题?小知间间,小言詹詹,纸上空谈,无关心性,难矣!总而言之,仙与凡,无非是明与悟罢了。一朝醒悟,迅速飞升,也是极有可能的。” 庄风倒是对老僧的话有些信服,传说中不乏顿悟飞升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