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5 (第4/4页)
带头摘了身上的玉佩坠角之类的东西放到了李三娘身边。大部分人没带这些东西,就拿了随身带的铜钱,银角之类的东西放进去,最后装了满满的一棺。这才合上了棺木,把棺木放了下去。 后来,开封城破,战火中,观音庙被毁坏,木质的观音像也被烧了七零八碎。等到金人撤出,局势稍微好转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便商议着把重新雕个观音像。木质的雕像实在是不结实,便换了泥塑的。泥塑比较结实,保存时间也要长很多,比木材的强多了。 当时开封处于宋军与金军的势力范围拉锯的中心,朝廷的影响力并不强,对李三娘心怀感激的开封市民再重塑塑像的时候心照不宣的就把观音的塑成了李三娘的模样。渐渐地,私下里便有人把这个观音庙叫做三娘庙。再后来,国都迁回,归来的人也渐渐发现这个观音像与李三娘有些相似,甚至一些朝廷的官员也知道这事儿,但是两帝的死因本就是皇室讳莫如深的话题,谁会专门把这个事儿报上去触霉头?所以三娘庙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矗立在开封城,李三娘的雕像也就继续立在那里,接受着百姓们的香火了。 雕刻石碑的人,很可能是当时给三娘收殓尸首的市民中的一员,他大概是不想三娘这么不明不白的埋在这里,无人记得。于是便在一块石碑上仔仔细细的把把市民偷尸,下葬以及后来重塑观音像的事情都刻在了上头,然后埋在了观音庙的院子里。如果不是工人们为了铺设电缆而暂时掀开了院中的石板挖沟,发现了这个石碑,或许这个秘密还要继续深埋地下。 石碑上的描述很简略,不过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