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1 (第2/4页)
年满十岁、常随父皇早朝听政的太子,解释起诏书的意思来头头是道,皇帝为天子,代表上苍的旨意,必须以抚育百姓、顾念黎民为己任,鞠躬尽瘁而不为私图,若天下无道,则“万方有罪,责在朕躬”。 太子的中气十足,以及赵让那似乎有些夸大其辞的赞扬,都让李朗颇有些芒刺在背,仔细想想,坐这皇帝的位置实在太亏,经年累月,无休无止,永远有功无赏且不论,一旦风吹草动,天生异兆,都得归咎于天子的无德无能,稍不留神,身死魂灭,还要落下千古恶名。 这些他也认命了,可就是不甘,为什么那人偏偏不懂,皇帝是皇帝没错,他同时也是李朗,有些时候,他真不乐意去顾念那个捞什子的天下,即便不能携手同隐,偶尔求几个良宵,春暖芙蓉帐,鸳鸯同交颈,总不过分吧? 何况这一路行来,分分合合,坎坷动荡,纵是如今两人芥蒂已解,却依然聚少离多。 赵让不愿缚足于京师之地,李朗既知其才,也爱他敬他,没有强求,哪怕两人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劳燕分飞,只要赵让别再不告而别,让他碧落黄泉地苦寻不得,他已是心满意足。 然难得相聚,这人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入住宫内,“言不正名不顺”,只肯在皇帝寝宫偶尔夜宿一回。 可李朗追问何谓“名正言顺”,赵让的嘴巴又闭合如同百年老蚌,怎么也撬不出实在的话来。 一气之下,他也钻了牛角尖,扬言非立后不可,亲笔草拟了诏书,拍在赵让面前,这似乎更把那人给惹毛了,连着三日,告病谢朝,李朗无奈,遣了太子和希南王去探视,这才把人重新请了出来。 原也赌气,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