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笔记_第三十七节 生辰(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节 生辰(1/3) (第2/4页)

我相信娘泉下有知,也不会怪我把她的东西送人的。”

    燕娘想想也是,若六夫人在世,只要能让十二娘过的好,又怎会舍不得一直簪子?

    她终是轻叹了一声,说:“燕娘原还想着等姑娘长大了,看姑娘戴上这支簪子的。”

    十二娘安抚道:“燕娘放心,我们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东西的。”

    燕娘无声的点点头,陪着十二娘出门去。

    上一次去王家做客,大夫人什么都未跟十二娘交代,这次她主动带十二娘出门,自然要把王家的情况跟十二娘说个清楚。

    王家是降州龙门的百年望族,家学渊源,乃唐朝数得上数的书香门第,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隋末著名大儒“文中子”。文中子原名王通,因学术成就非常高,门人数百上千,又有“王孔子”之称。

    王通有两个儿子,长子王福郊为门下省侍诏,次子王福峙为太常博士。长房王福郊生有两子一女,二子王勤正是高元娘的丈夫。次子王福峙现在有三子两女,长子王勉、次子王励、三子王勃才名远播,并称“三株树”,乃是现在长安中风头正盛的才子。王通另有一个弟弟,是有名的诗人王绩。

    高元娘之所以能嫁入有名的王家,也是因高元娘在闺中就颇有才名。她闲时所做的几首寄情之诗被高老夫人“不小心”传给了长安的闺中姐妹,颇受贵妇人们的好评,因而被王福郊之妻齐氏看中,说了亲家。

    她于三年前嫁入王家,后因公公和王家几个兄弟都在长安任职或读书,而迁到长安。

    十二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