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节 (第3/5页)
主,额间就见了汗水。 尤其是江州浔阳当地的世家——姜侯现在就在江州地界坐镇呢,那些刁民还总是告发,真是愁人。 倒是自以为‘备礼充分,送到姜侯心坎上’的洪州世家们,还稍微稳一点。 依旧是上面有人的罗家主比较胆大,站出来说话道:“姜侯,我等实在冤枉。” “姜侯容禀,谁敢有违律法逼良为奴呢?我等虽不才,但也少承庭训,家中世代耕读于豫章之地,自知要切守大唐律法。” “唉,说来也是我等心善的缘故,才被刁民告举。”他本来想说滕王的,但到底那是宗亲,就准备先把‘刁民’拿出来说事。 “这田亩收成之事,要看天上阴晴雨水。凡遇饥年,那些百姓便生计艰难,纷纷上门乞为奴仆。都为豫章人士,我等也不忍见人缢死道途。不免就多做些善事,将那些人买了下来。” “惜乎此世忘恩负义者多,待灾年过去,许多人家又想把儿女买回去。可当时都是死契,岂是儿戏?” “也是升米恩斗米仇了,谁想这些黔首不念当时救命之情,竟然还要告举我等。”罗家主深深感叹道,好人难做啊! 在座世家家主们,纷纷附和。 然后道:“姜侯可不要被那些刁民哄了去,外憨内jianian便是如此了。” 玉娘听着这些话就恶心。 不是这样的。 她知道,她更亲身经过! 玉娘不是乐户出身,更不是罗家的世代奴婢。 她…… 在十一岁前,她只是个寻常的小娘子。 玉娘还记得,她家住在洪州阊门之西,门前正好有一弯小小的碧水绕过,搭着一座小小的石桥。 而桥边有一株数十年的西府海棠,每到春日花开如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