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第2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节 (第5/5页)

愤,都觉得吏部一刀切,从此后所有候选官都得‘资考’,尤其是以后可能还要守选数年才能考试授官,也太过分,太死板了。

    不少朝臣角度刁钻提出了一个问题:若是军情紧急、或是天灾人祸,急需上任的官员该如何?又或是有经世之才的能人,难道也必须死板的等数年才能授官?

    最终,姜沃上了一道奏疏。

    她依旧翻出了贞观年间旧例:皇帝看好的候选官,可以不经过吏部,‘赤牒’直接授官,无需考试,无需守选。

    请圣人从先帝旧例。若有特情特才,帝授官职。

    圣人准此奏——

    王老尚书闻此事终于松口气,觉得她终是明白事缓则圆的道理,没有坚持一刀切到底。

    而朝臣们的反对声浪也顿时小了。既然有特例,每个人就不免幻想下自己能成为特例。

    尤其是自觉出身高或是军功显著的勋贵,都觉得,将来求一求皇帝,说不得就能得这个恩典呢。

    同时他们也觉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通过他们的抗议,皇帝与吏部上下(尤其是那位没有家族后代的姜侍郎)终究没有能够彻底推行‘考官’,到底留下了一道口子。

    是一道口子。

    但只有姜沃心里知道,她这道口子,却是为将来能够启用女官们留的。

    特殊情况,特殊人才,直接由皇帝赤牒授官!

    待到了武皇一朝,谁是特殊情况,特殊人才?

    姜沃心中很清楚,在教育不能公平之前,让女子通过考试来与男子竞争官位,本就不公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