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节 (第4/5页)
驳之意。 皇帝叹息道:“因大哥的缘故,朕再不愿弘儿受东宫被觊觎,日夜难安之苦。自然更不愿意见朕的儿子们也生出兄弟阋墙之祸。” “朕要让弘儿时时知道他才是朕属意的太子。” 可这样,或许也是过犹不及走岔了路…… “以至于弘儿的性情未经磨砺,仁厚纯正有余。” 皇帝心里还有一个不想说出口,甚至回避去想的问题:若是人的性情不是后天养成,而是天生的呢? 就像他们兄弟三人,同父同母,父皇也一样择名师教导,可打小就是三个完全不同性情的人啊。 皇帝不再去想。 只当弘儿是一直在东宫被学士环绕,一路走的太顺当,才养成了这样过于端方仁厚的性子。 那只要自己以后多加磨练教导就好了。 “媚娘,朕之前在弘儿跟前,还是父亲多于父皇。”皇帝沉声道:“但之后,朕在弘儿,不,在太子面前会更像一个皇帝。” 皇帝天威难测,太子就要学着在做君前先做臣。 轻轻叹了口气后,皇帝又补了一句:“但弘儿这孩子心思细致,朕若是严苛了,只怕他会忧惧多虑。媚娘你素日多劝着他些。” 媚娘点头。 而决定对儿子改变教育方法的李治,忽然想起了一事:父皇当年对大哥要求与诸皇子不同,少有慈父之情态,想必也有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是皇帝与太子的位置,让父子永不可能是单纯的父子。 皇帝闭上了眼睛养神:他此刻,是真的很想跟大哥再好好聊一聊。 ** 尚书省都堂。 又是一年贡举。 进士科、明经科等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