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节 (第3/5页)
皇帝准奏。 又下旨,令正在高句丽安东都护府镇守的都督薛仁贵,调任安西都护府。 毕竟,辽东之地还有熊津都督刘仁轨,应当也镇得住。 而同样接到旨意的刘仁轨,便上奏向皇上求一个文臣。 毕竟他这里,除了高句丽和百济这两个,已经成为大唐四十二个州的前国,附近还有新罗和倭国两个属国。 他再文武兼备,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皇帝想了想,直接大方地给刘仁轨送了个宰辅去。 准确的说,是前宰辅—— 之前被皇帝迁到大唐最北境,在燕然都护府任兵曹的来济,被皇帝调任辽东。 刘仁轨大喜,有来济这位前宰辅在,辽东的文事就不用他再cao心了! * 几番调任,几乎是横跨整个大唐疆域。 哪怕是一切都按最快的速度推进,也是到小半年后,这几位文臣武将才各自按圣旨就位。 江夏王交待过安西屯兵事与吐蕃事,终于能安心卸任回京养老。 这一年秋日,江夏王时隔多年,再次看到长安城门时,心中无不感慨:当年他被长孙无忌诬陷涉谋反事,被流出京时,真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回来。 又有些痛快地想:倒是长孙无忌自己,此生可是再回不了京城了! * 也就是这个秋日,巡幸洛阳的皇帝,接到了黔州传来的书信。 赵国公长孙无忌自去年冬日起,多有病症,如今渐成沉疴。 毕竟是年纪在这里,他已然是六十七岁的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