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第2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3节 (第1/6页)

    其实自打第一条混凝土路修好,就有不少朝臣到吏部以及城建署打听过,想要出钱让城建署为自家门口也修一修路。

    一来为了出行方便,二来更是为了颜面。

    长安城中富户甚多,好颜面爱斗富的人也多,有的为了宴席上一道珍肴,都不惜耗费百金。

    而菜肴还得进门上桌的客人才能吃到,但这样一条路修在门口,可是人人都能看见的!

    姜沃来自于信息爆炸时代,见多了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尤其是‘高人一等’付出极高的溢价的人与事。

    因而,在她的授意下,城建署至今未松口给任何勋贵世家私人修路,哪怕是王公贵族也皆不允。

    毕竟,姜沃的‘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

    混凝土路本身的好处,确实足以让城建署报出一个远高于成本的高价,但还不够。

    “臣请帝后之尊,为此路再加贵重!”

    在皇权社会,还有什么比镀上一层帝王光晕,更能‘哄抬物价’的呢?

    若是帝后先为此‘混凝土’正式御赐名称,再将此路作为一种‘特殊赏赐’,赐予寥寥数人,后加以舆论指引,估计不用一年半载,这种混凝土路的身价,就会再增十倍甚至百倍。

    官方技术垄断以及极度的需求,就能决定市场定价。

    待混凝土路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么一旦城建署放开口子,可以为私家限量修路,想必愿意高价修混凝土路的人,会多如过江之鲫。

    姜沃的初步打算是,城建署为‘豪富’之家每修一米混凝土路,至少能挣出来为大唐修百米路的银钱才行。

    毕竟,看辛尚书的态度,她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