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2/5页)
,就听李勣长叹一声:“当年李靖大将军能抓到颉利可汗,如今苏定方也能抓回阿史那贺鲁,献俘于昭陵。为什么偏我没有抓住夷男呢?” 姜沃:果然。 夷男,李勣大将军终生之敌。 姜沃也没法劝,这事儿李大将军再念念不忘,也不会有回响了。 * 与英国公的郁闷不同,姜沃现下心情不错。 借着苏定方大将军大胜之事,她终于把一个早就看好的人才,捞到了自己碗里—— 裴行俭。 其实早在几年前,长孙太尉还权倾朝野,皇帝让她留意朝中有无可用之人时,她就跟皇帝荐过此人。 只是当时裴行俭已经被长孙太尉提拔至长安县令,与京外县令品级不同,京县令是从五品官。 人被长孙无忌提前安排走,姜沃扼腕。 因官职得于长孙无忌,后来随着废后立后事,裴行俭也受到了波及,长安县令这个要职是做不得了,甚至直接丢了京官,被贬为新建的西州都督府(原高昌国)长史。 此番苏定方大破西突厥,裴行俭倒是正好可以借此归京—— 他是苏定方大将军的弟子。 苏大将军曾道:“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1] 这种文韬武略兼备,能力极强的年轻朝臣,不回长安卷起来,实在可惜。 于是今年二月,姜沃便向皇帝上书。 皇帝此时对裴行俭印象还不太深,又因他出身河东裴氏,还有‘舅舅党’的前事,就把裴行俭搁到吏部司封属,让姜沃再观察一二。 人才在哪里,都如锥在囊中,总能崭露头角。 裴行俭到吏部做司封郎中不过三个月,姜沃便觉得自己的工作轻松了一大半。 今秋若非裴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