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第2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3/5页)

回随征百济,裴行俭不但干了武将的活,还依旧兼着干文臣的活。

    除了跟着推城池战线,还因专业对口,管着重整百济国官吏名录事。

    苏定方大将军用自家徒弟,自然更觉得顺手,特意写了奏疏回来,请圣意,不令裴行俭随大军班师。

    *

    姜沃把一大摞新的‘授勋文书’拿出来,请王尚书押字。

    王神玉揉了揉手腕:要命了。

    自捷报传回京城,吏部就进入了忙碌期——大战过后,必有授勋。

    偏生裴行俭这个‘司勋属’的侍郎不在,公务不免分摊到王神玉和姜沃身上。

    虽说勋爵常放在一起说,但‘勋’‘爵’其实是两回事。

    ‘爵’得是大功者所得,得爵的同时,还能得到国家分给的食邑,且爵位可传承于子孙。

    ‘勋’则是一种官位,也是绝大部分将士奋勇杀敌,所追求的目标——有军功之人合授勋官。

    大唐的勋官跟朝堂上的官职一样,也有等级之分,共有十二转,从最高级的十二转‘上柱国’(比正二品)到一转武骑尉,比从七品。

    各级别勋官皆有俸禄和赏赐。

    如《木兰辞》里所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正因勋级多且待遇优厚,军士们才会奋勇杀敌。

    对面站着的是敌人吗?不,是明晃晃的军功和赏赐啊!

    而且此时大唐的军功制,还十分讲究公正,为防止冒功与上峰将领随意增减麾下士兵功劳的情形发生,军中有制:每战胜后,大军未散之时,就即刻召集参与战斗的全军上下‘会众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