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节 (第3/6页)
促间,为应答李御史之问,便先提了三条,想来有许多遗漏不足之处。” “实为引玉之砖。”哪怕武将军功分明,但世情复杂,只她方才说的那三条,还是太简略了。 “恭请二圣与诸位将军,为武将之功勋定规。” 皇帝颔首,然后照旧逮着他最信重的一只羊反复薅了起来:“此乃为后世定典制之重任——唯有英国公可担。” 毕竟,先帝年间凌烟阁重臣,唯有英国公了。他本人又是劬劳军旅数十载,战功无数,由他领头为凌烟阁武将定规标,最为合宜。 这一瞬间,李勣大将军心里是五味杂陈:陛下您是不是忘记了,老臣现在不但做着尚书左仆射,还在给陛下的太子做着太师啊!有事还下意识找我?这都不是百上加斤,这是百上加百啊。 不过,李勣还是起身接了此任。 毕竟心中那五味杂陈里,最重的一味,依旧是深切的荣耀欣喜—— 想当年,他为了自己能不能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曾十分忐忑。如今,他却接过了为后世凌烟阁武将‘定功勋之准绳’的重任。 说句私心话,在李勣心里,这件事可比成年累月去东宫教导太子重要多了。只是不能宣之于口罢了。 皇帝又点了江夏王李道宗、邢国公苏定方与兵部一同协于英国公。 * 武将定功勋之事后,朝上氛围顿时一变。 诸多朝臣的关注点,立刻从‘旁观吃瓜御史弹劾姜相’,变成了‘文臣的凌烟之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