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节 (第4/5页)
对落座,然而此时对面,原本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的院落是空置的。 裴行俭望了片刻对面的院落,终是开口了。 只是,裴行俭跟王神玉性格不同。 比起单刀直入直接问到最核心的问题,他到底是挑了个最浅的问题切入,也是给自己一段谈话的缓冲期。 于是裴行俭最先提起的,甚至都不是刘相刘仁轨,而是裴炎。 “当日裴炎也附和了韩王李元嘉。” 裴行俭看着窗外大雨中,无数从绿油油的树叶滴落下的雨水:“那吏部尚书,是不是要换人了?” * 吏部,也有人在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人这一生,说短也并不短,大多都有数十年的光阴。然而如果回头去看,这一辈子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的日子。而在寻常的日子里再努力拼命,也抵不过在某个重大的选择上,犯的错误。 以上,就是这一日大朝会后,裴炎枯坐在吏部时的想法。 在最关键的选择上,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他赌错了。 此时裴炎在自问,为什么,一月前他最终选择了站出来附和韩王李元嘉。 当时裴炎说服自己,因为他是李唐的忠臣,这天下,当然该是李唐的皇帝来坐。此外,也跟他有一个儿子在周王府做属官有关。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现在裴炎已经没必要骗自己了:因为他心知,如果一直是天后临朝称制,他就永远做不成宰相,做不到位极人臣。 现在几位宰相,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通的。他们彼此配合默契,而自己,与他们并不同,是很难进入这个圈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