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节 (第2/5页)
,明年说不定又有旁事。还是早定下来的好。” 听皇帝这么说,崔朝倏尔想到了被自己锁在九连匣中的书信。 那是她交给自己的‘身后事’。 面上不禁露出真切笑意来:“陛下,臣相信,她此生,不会与臣分离的。” 李治惊呆了:真……真乐观啊。 他忽然想起了当年崔朝刚到鸿胪寺,就被挤兑到最偏远的阿塞班国任吊丧使的旧事。 那时候自己替他担忧的要命,他自己也是如此心宽,只道‘路线荒僻未有人行过,也是多一重见识。’ 罢了。 崔朝是他年少伴读,其心若何,他自知。 于是李治放弃了启发他,只是将这幅字送给他,然后轻声道:“你放心,朕不会置之不理的。” 崔朝:? 他与皇帝为友多年,彼此颇为心意相通。今日也是极罕有的,他竟然有些不明白陛下究竟在说什么。 不过……崔朝很快想起来,刚才皇后带走了姜沃。 晚上应当就能知晓,陛下这是怎么了。 崔朝又不禁想起从前的晋王,也会间门歇性的伤春悲秋,尤其是每每见过兄长回来。 陛下啊,对待看重的人,真是很心软的。 * 不过很快,崔朝心中眼中心软的皇帝就隐去了—— 讨论起‘裁撤冗官’事的皇帝,冷淡又无情。 姜沃呈上皇帝点名要的奏疏:《贞观初年裁京中各署衙官员细录》。 是的,贞观初年。朝中曾有过一次裁官。 而且是大裁官。 贞观初,百废待兴,国库更是捉襟见肘。一凤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