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47节 (第2/9页)
的清泉。只是这泉水虽好,却实在是路途遥远,富户们可以每天派仆人上山打水,可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这么多功夫去山上取水。 不管怎么,既然有干净的水源,那就要利用起来,即使再困难,也要克服。 经过缜密的思考,黄寄北最终得出了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案,当然,这个简便只是相对而言,实施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计划有了,接下来就是动员的问题,水源问题事关每一个人,在听了黄寄北的演讲后,大多数人都动容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黄寄北更是带头捐出了一年的俸禄。 有了黄寄北的带头,城中富户也不好一毛不拔,再说,这水源问题解决了,他们日常也能省下不少钱,毕竟每天上山取水也是耗人耗财。普通百姓也是受够了这种生离死别,如今有人为他们指了条出路,他们愿意一试。 一时间,应者如云。就这样,人力和财力都有了。 取水工程开始了,在黄寄北的指挥下,百姓们将五管并排的大竹筒放入水源处,一路蜿蜒而下,竹管之间的连接用麻绳、漆密封,沿途二十里,用了万余根大竹。 这就样,人们把山涧的泉水引到了县城里,再在城里用大石搭建成槽蓄池,然后再从蓄水池分流到了各个居民区的小石槽里,本次取水工程就算是完成了。 通水的那天城中居民无不欢呼呐喊,他们终于能喝上干净的水了!他们再也不会莫名其妙的生病了! 城中喝水的问题解决了,可外面乡村的饮水却仍是个问题。村庄散落各处,若还是使用竹筒取水,那成本将是巨大的。 对此,黄寄北制定了第二套方案,挖井。 在流放到该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