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1章 规划 (第1/4页)
黄天一还是很讲究的,特意在广场的一楼,留了一个近千平的店面,是单独门头的那一种。 按着李哲的计划,在河东住一晚上,第二天下午就回江南。 不过,因为河东的几位大佬还想请李哲到自己的铜矿参观一下。 河东的铜矿,是华夏七大铜矿之一,储量达到了三百多万吨,每年产铜精矿5万t,电铜7万t。 不过,因为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所生产的精铜质量和成品率,一直没有达到最高水准,影响了铜矿的效益,浪费了资源。 这是一家老国企,负担太重,欠账太多,所以,明知道这些问题,受制度和资金的制约,一直也没能对铜矿进行有效的改造,成为影响河东矿业发展进程的一个困难户。 李哲在江南对硼矿改造的成功,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并在米国上市,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硼矿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华夏商界的一个传奇,所以,河东的这些大佬们,有意让李哲接手铜矿。 不过,李哲也知道,河东不是江南。 之所以当年接手硼矿,因为有孔玲。 孔玲作为入驻硼矿工作组的负责人之一,之前在那里工作了好长时间,对硼矿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而且上面有孔正东罩着,加上矿里的工人已经好几年开不出来工资了,下岗的这些人,稍微给一点甜头,就会死心踏地的跟你干。 如果没有这些有利的条件,这么大个硼矿,李哲的胆子再大,也不敢轻易的入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