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一起同过窗_分卷阅读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2/4页)

,一身青衫,身侧的手边拿着一本线装书。

    “起”沈林书喊了一声。所有同学起立“田夫子好”。

    “大家好,请坐”田夫子看了一眼坐的满满的甲班课堂,满意的点点头。

    “今天的早课我们来讲讲座右铭。

    顾名思义,座右铭就是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自己的话。

    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了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有没有同学能够背诵汉代崔瑷的一文?”

    看着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表示会背,大学士点点头,“沈林书,你来背诵一下。”

    “是的,夫子”沈林书站了起来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