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_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09节 (第6/7页)

多次改良配方,用的还是养殖场培育出的狮头鹅,说起养殖场的狮头鹅和薛明华还是有着一层渊源呢。

    薛明华此次回县城主要为着公事而来,而这顿饭又是晚辈私人的名义,那些有心跟过来的工作场合上的人不好随意说工作上的事,见薛明华和赵军聊得兴起,便暗暗打听这个赵军是做什么的。

    薛明华还真对养殖场的运营很感兴趣,他虽然不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去的,但是家中老人都是农村走出来的,对基层老百姓找到发家致富的路子尤其高兴,便一直拉着赵军说话。

    想当初那小小一间卤味摊子,短短两年时间发展到如今自养自销的大规模,甚至带动了一个乡的经济发展,的确值得表彰和宣扬。

    说到养殖场的成功,赵军自然不忘感谢郭嘉好政策和镇府的支持与帮扶。

    “养殖场能有今天的规模,不是一两个人辛苦能换来的,搞养殖、种植,我们原本也是门外汉,亏得青松帮忙请来了各方面的支持,还有阳湾乡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们养殖场太多的帮助……”

    在场的只有赵军是做生意的,薛青松自然是知道了赵军今晚过来的意图。

    其实这也是薛青松今晚设宴的最主要目的。

    这种场合下,有些话,赵军不适合说,薛青松可以引导,而薛青松不适合说得话,赵军一个商人也没有顾忌。

    比如这次修路,从县城往阳湾镇修,不仅仅对养殖场有莫大的好处,对薛家也是便利了不少,毕竟薛家老祠堂在阳湾镇上。

    虽然薛青松也好、薛明华也好,还有其他一些薛姓人士也好,可能几年才会回去一次,可总会有要回去的时候,路修好了,不管什么时候回去都方便。

    闻弦歌而知雅意,在座的都是人精,何况那赵军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