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第2/3页)
“以往惧怕海禁,是因为海盗倭寇实力强劲,我朝的军马武力并不能将其驱赶离境,更不能以武力镇压降伏。可若是皇上已经坐拥无数杀伤力极强的西洋枪药,何愁这些流寇之患?” 胤禛脸色好看了些,“但若是放开海禁,岂不是除了皇商,百姓也可肆意出海贸易往来?百姓肆意将我朝商品贩出海外,日子久了,朝廷便会控制不住。” 幼姝劝谏:“皇上一心为民,登基以来种种决策无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考量,施行海禁,反而受苦最大的是沿海民众,这样限制了沿海民众的正常谋生之路。沿海人民以海为生,连航海打鱼都不可,何以果腹,只能烧伤抢劫,福建时常动乱不安也皆因于此。若沿海人民出海贸易,那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明朝穆宗继位,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开始调整严禁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随后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为了加以控制,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这样百姓通过出海贸易获取银钱,生活富足;朝廷也可通过征纳税银充盈国库。明神宗万历元年至明思宗崇祯年间,自海外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 沿海百姓的困苦,皇上何曾不知,不然雍正二年时,皇上也不会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 胤禛没有出声,幼姝便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无数朝代,被后世最为推崇的还是大唐盛世,臣妾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唐朝大兴丝绸之路,不仅传播千古文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