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_1085、通州之战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5、通州之战六 (第2/4页)

在设立团练使这个有编制的官职来管理地方团练。

    团练使变成了编外的,团练管理人的俗称。实际上并不是官名。

    明朝的团练分成四种类型。

    1由州县长官巡察使,防御使,兵备佥事管理:称为机兵。

    2由地方巡检司的巡检管理:称为弓兵。

    3由御史招募,卫所指挥使代练,代管。称为义兵。

    4加入京军神枢营,神机营的称呼不详。但从史料看称呼还是有别于京营。这些人类似于杨凡强迫改编的南直隶和山西的四万民夫。他们听命于京营,类似于京营的辅兵。也就是京营的临时工。

    杨凡的兴禾团练,级别很低。他们是在遵化巡检司报备的。也就是名义上的上级单位是遵化县衙门下属的巡检司。

    当初这事儿是小娘皮办的。她也是图方便。因为巡检司就是一个管治安的屁大的部门,管理非常混乱。巡检司在元朝,明朝与清代为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类似公安局的派出所。团练就相当于治安联防队。联防队通常由几个有编制的警员管理。

    他们属于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其功能性以军事、治安、捕盗为主。但各个炼铁作坊的团练才不给衙门抓人呢。他们实际上都是私兵。

    明朝依前朝其例沿用,不过左以行政权力。晚清,中国人口大增,相对的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上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也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

    这样的破烂机构,报备基本塞钱就行。

    小娘皮是东厂的裆头,就是一句的话的事情。吓死他们敢不给办。多一个团练可能县太爷都不一定知道这事儿。

    遵化各个铁厂、商号、作坊自己组织的团练都在巡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