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2/4页)
忆里出了一些偏差。 江水眠不知是什么时候,给了他乖巧的印象,然而最早似乎并不是这样的。 只是最早的那段记忆,时间久远,他只能记起十年前一些片段。 那是夏末,在昆山几十里外,深夜的山路中。 两辆驴车,一匹独行的马。老驴膝盖已臃肿,目光浑浊,在雨后道上踽踽而行。连绵的树林漆黑,水洼与头顶一点天空有几近黑的深蓝,两车一马像在一团黑雾里走。 两辆驴车内有此起彼伏哑了的哭声,混在知了声里。车外一个老头,两个汉子在哭声里唱歌壮胆。 装着煤油的马灯在车边儿闪着一团摇摆的红光。 忽地,知了声里响起了别的马蹄。 革命结束,新的民国刚刚成立,首都从南京刚改到北京,且昆山附近还算安全。可那老头仍是一抬手,停了下来。 车一停,哭声也因好奇而停,十几个小脑袋挤在两个巴掌大的车窗那里。 老头和那两个汉子都是刚被强剪的辫子,发际线到头顶,中分刚过耳,像剃了刘海的女学生头,油光锃亮的脑门在马灯下头闪。 老头从屁股头后抽出一把□□,听着对面马蹄靠近,昆山话喊道:“哪个?再不说话小心要吃枪子了!” 两匹高头大马过来,马鞍上装了铁架和油灯,灯随着踱步,吱呀呀左右乱晃。 人没看清,轻柔的慢悠悠的声音先传来,听口音是苏州人:“对勿起,我们也是赶路的。你们要往哪里去的呀?” 话声落,人也从黑暗里露出身影来。 老头和两个汉子狐疑的看着。 一个带黑礼帽穿马褂的男人,帽子下有剪了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