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八十四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4/12页)

面,还是在17年老黄他女儿结婚的酒席上呢,当时你还顺了盒软中华。”

    “说来也怪,明明老张你一个燕京土著,我一个一年有三个月待在燕京跑项目的半北漂,结果到头来呢?五年才见了这么一次。”

    被翁同称为老张的小老头不由哈哈一笑,握着翁同的手愈发用力了几分:

    “没办法,我虽然是燕京人,但项目可是远在外地,你想见我当然难了——不瞒你说,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

    老张还特意松开手,用食指和中指晃了晃,比划了一个‘二’的模样。

    翁同亦是感慨不已。

    随后二人又寒暄了几句,翁同便将小老头儿带到了众人身边,介绍道:

    “来,几位,我和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华夏工程院的张子昂院士,华夏探源工程第二阶段首席方案设计师。”

    “国内的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水洞沟遗址群第一地点以及殷墟的亚长墓、妇好墓的挖掘方案,都是出自老张之手。”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与陆朝阳顿时肃然起敬。

    张子昂。

    说句实话。

    在今天见面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这个名字。

    这其实很正常。

    毕竟华夏工程院现有院士数量多达892人,加之工程院和科学院有不少领域并不重叠,遇到没听说过的人名很正常。

    实际上别说徐云和陆朝阳了。

    就连潘院士都认不全所有的院士呢。

    就像高中初中的各个年段,人数少点的两三百,多点的**百,可大部分人又认识多少呢?

    一般也就仅限于自己班级(同高校或者同领域的院士院士),至多周围两三个班级(有交集的方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