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纳尼?情报系假的? (第1/8页)
过了几分钟。 潘院士重新将文件递还给了工作人员: 「小周,数据都没什么问题,去让后台进行对接吧。」 这七家机构提交过来的数据除了J—PARC之外,剩余六家都还算比较正常。 虽然团簇之类的数据和盘古粒子的验证过程相比多少都有点增加,但都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毕竟暗物质可不是他们自己算出来的,不可能消耗过大功率给科院捧场—这种量级的对撞机功率越大,机损就会成倍的增加。 所以这种略有保留的情况谁都不会说啥,不过霓虹那种藏着几倍量级的做法就有点离谱了。在得到潘院士的示意后。 名叫小周的工作人员很快将文件带到了后台,与其他几方做起了交接。 虽然此时距离发布会开幕,已经过去了八个多小时,时针眼瞅着就奔着九小时去了。但得知几大机构将再次进行粒子核验后,现场的氛围又热烈了不少。 当然了。 这也和参会者们的「经验丰富」有不少关系。 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涉及到的专业环境非常复杂,所以发布会普遍持续时间都很长。 遇到一些比较人道的机构或者大学,说不定会分成上午下午两场进行,中间给个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但有些机构可不讲究这些,连着开会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例子不知凡几——不过一般都不会超过十五个小时。 物理界目前最长的一场发布会举是2015年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举办地点在巴黎。持续的时间则是 14个小时37分钟。 从巴黎时间上午九点,一直开到了临近晚上12点。所以对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