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五十二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截然不同的结果(上) (第2/10页)

冥王星’粒子确实存在的情况下,系统在真空状态前的基底态。

    这涉及到了粒子物理...或者说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型。

    也就是能量是量子化的,在这模型中有一个算符,叫做nk。

    它表示模型有nk个波数为k的粒子——没错,nk个k,而不是n个k。

    根据徐云他们得出的通解不难看出。

    当nk=0时。

    系统中一个粒子都没有,但是它的能量却并不为0,波函数也不为0。

    这就是真空系统,所以“真空”的能量并不为0。

    没错。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真空零点能的理论雏形,不过还需要补充虚粒子之类的概念,和眼下的情况无关,因此便暂且带过不表。

    总而言之。

    徐云得到的这个态,就是一个存在‘冥王星’粒子的系统转换成真空之前的态。

    这种态的通解算符,叫做占有数算符,拥有一个归一化因子。

    这个归一化因子,就是徐云和周绍平此番要找的一个核心数据。

    用一个不太严谨但很好理解的例子来形容就是......

    我们想要在平面上描述定位一个点,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用xy轴来表达它的位置。

    也就是(4,2)或者(8,3)等等。

    而归一化因子,就相当于是其中的x轴坐标。

    锁定了归一化因子,剩下的环节自然就是找y轴坐标了。

    两个“坐标”一旦全部找到,那么就可以锁定那个最终目标。

    当然了。

    实际上的归一化因子是一个概率分布的描述方式,涉及到了组合学,此处也不多赘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