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当代物理界的两座最高峰! (第2/11页)
和弱相互作用该如何描述。 这时候,杨老出现了。 1954年。 杨老发表了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接下来的盖尔曼、温伯格等几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用这套理论做框架,给出了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以及弱电统一理论。 也就是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 至此。 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都是在杨老的规范场理论框架下完成的。 此前提及过的基础粒子模型便是在规范场论上发展出来的成果,几乎主导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物理学研究。 所以为什么说杨老对物理学界的贡献很大,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这个理论没有帮助杨老获奖,但却是他拥有现今影响力的核心所在。 当然了。 需要解释的是。 杨老的这个理论之初,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描述相互作用,他更多提出的是一个大体的框架。 也就是打了个地基,后续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盖起来的楼。 比方说此前先行一步抵达的特胡夫特。 在特胡夫特之前,人们做电弱理论计算的时候往往只能做暴力截断,得到的结果也与实验相差甚远。 正因为如此。 70年之前的电弱理论并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而正是因为特胡夫特的工作,才使得电弱理论真正变得“有用”起来。 因此学界一直在流传着一句话: 虽然特胡夫特的年龄比杨老要小,但他却成就了杨老和温伯格。 在现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个倾向。 就是因为Yang-Mi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