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4刘锜与辛弃疾 (第2/8页)
死抵御不肯后退的客观原因,这一退,大概就是昔日刘备当阳之战的狼狈败相。当然刘锜不是刘备,顺昌之战中,刘锜的表现是战神级别的,先是破釜沉舟自绝退路,然后诱敌深入,招募敢死队员,运用破袭战、夜战等多种计策,面对金人四面围攻,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以三千人击败了数倍于己的金兵。 金军统帅金兀术得知顺昌失利,提兵十万亲自增援,金兀术所率精锐以“铁浮屠”“拐子马”为两大必杀技能,何谓“铁浮屠”、“拐子马”?“浮屠”本是佛家用语,是“塔”的意思,“铁浮屠”就是铁一样不可摧毁的塔,据现代人考证,“铁浮屠”就是用重铠甲防护人与马,只露双眼,然后四马合一组成铁甲洪流,可抵流夭和滚木擂石,这是冷兵器时代最为先进的重装铁甲部队,想想二战时德军坦克之父古德里安的摧枯拉朽之势,就可以知道金人这个当时最早最先进的重装铁甲部队厉害之处。“拐子马”就是两翼的轻骑兵,二者相得益彰,前面“铁浮屠”横冲直撞,坚不可摧,而后两翼轻骑兵趁势包抄,锐不可挡,这种先进的战法,宋朝军队先前吃了不少亏。 顺昌围城之战后,金兀术中了刘锜的反间计,他以为刘锜只是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所以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兵贵神速,轻装前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重装部队野战的效率。刘锜亲自组织了一支针对“铁浮屠”、“拐子马”的特殊战队,他精心挑选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军中勇士,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专攻对方“铁浮屠”重装部队的马腿,一马既倒,余马难支,体量笨重,难以起身,“铁浮屠”成了破铜烂铁,再用标枪刺杀“拐子马”,金兵大乱,继而溃不成军,顺昌之战成为金人引以为豪的重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