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186刘皇后乐极生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6刘皇后乐极生悲 (第5/5页)

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寻找合情合理的借口。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惇势处孤立,只好缄口不言。乃由太后宣旨,召端王佶入宫,即位柩前,是为徽宗皇帝。曾布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重事,太后谓嗣君年长,不必垂帘。徽宗泣恳太后训政,移时乃许。

    在皇兄早亡,又无子嗣,宰相失言,太后力挺,且群臣相嫉的因缘际会之下,在章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大喝声中,宋徽宗承继大统,当上了皇帝,拉开了北宋王朝最后一场戏的帷幕。

    25年后金兵攻破开封城,带走了徽宗赵佶和刚刚做了1年零2个月的钦宗赵桓。1127年,徽宗的第9个儿子,一直出差在外的赵构在南京(今商丘)继位,南下的金兵步步紧逼,赵构带着臣僚步步惊心退到临安府(今杭州)。

    公元1132年,大宋迁都杭州。在人间天堂的杭州有人从市场上带回来一个水晶碗进献给赵构,赵构一见泪如雨下,当年宋哲宗赵煦下葬的时候,这个水晶碗就放在赵煦身边。赵构睹物思人,一边哭一边恨让伯父赵煦死了也不安宁的金兵。

    公元1148年,太常少卿方庭硕受命出使金国,路过永泰陵时只见荒草离离,宋哲宗的骸骨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方庭硕眼含热泪,恭恭敬敬地捡起骸骨用衣服包起来。这个忠直的大臣心里恨透了金兵,不过宋仁宗的昭陵却完好无缺。这些都是后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