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规律难破 (第2/5页)
.zwWX.ORg 直到洋务运动以后,海运的条件逐渐成熟起来,漕运才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结束了他历经千百年的沉重使命!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有疑惑,这跟刘纬有什么关系?你说这些干嘛?呵呵,别着急,您没发现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吗?那就是为什么清政府不让商人承揽粮食运输,非要每年花费巨资,由政府出面运粮?何苦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在那时,国内市场尚未形成,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社会,商品经济仅具雏形,根本达不到每年几百上千万石粮食的流通能力! 中国古代,一直强调民以食为天,封建统治者普遍重农抑商,却忽视了商人在社会经济当中的重用地位和作用!他们只看到了商人唯利是图,不劳而获,赚取暴利的一面,却没看到他们在社会流通领域当中的重要性! 由此,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直到清朝,一直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商业和手工业,处于长期的萌芽状态,却得不到发展,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国家的不重视,甚至歧视,那些商人骨子里也是自惭形秽,觉得土地才是根本,即便经商赚了许多钱,也不会用于发展生产和销售的再投入,而是拿来多置田地,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生生将自己从一个资本商人,变为封建地主!试想一下,商品经济和手工业,还能发展起来吗? 商品经济得不到发展,社会经济便始终处于瓶颈状态,因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便使得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