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Nature Boy》-Nat King Cole(一) (第3/6页)
出一句“谢谢你”,双方不约而同地笑了十来分钟,而且不止这一回,这都经常的事儿,给他翻个面儿,他来个“谢谢”,给他把腰垫起来,他来个“谢谢”,他说深一点儿就深一点儿,他来个“谢谢”,如同一个感情充沛的谢谢制造机。 说到教育中存在的独特审美意趣,人家小孩儿一开始背诗都背些什么静夜思呀鹅鹅鹅呀,他妈特别喜欢那样婶儿的,还带填空提问,一会儿“敕勒川,阴山下后面是什么呀”,一会儿“风吹草低见牛羊前面是什么呀”,一会儿“风吹什么见牛羊呀?”赵钱孙李真是为了这首民歌养了许多巴普洛夫的狗…… 现在的小孩儿都双语教学,他家当时也双语教学,不过现在都是中英,他家是中俄,因为他姥爷年轻的时候正赶上公派留学,他就往俄国留学去了,当时还不是俄罗斯,还是苏联时期,还在那里遇到了一同去留学的他姥姥,所以对俄语一直留存着浓厚的感情,没事儿的时候就教赵钱孙李,当时他还小嘛,学中文学俄语都快,后来上了幼儿园小学再学英语,这个脑子就别不过那个弯儿来,一看着“p”就想卷舌,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得儿~~~~~~~~~~~~~”,所以呀,从小到大,他俄语说的倍儿棒,英语一塌糊涂,简直是就是一个主流教育下的非主流成果。 至于那个西装男叫什么名字,赵钱孙李也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他最爱用的名字是“胡八道”,用他的原话说就是“兼具诙谐、几何感与道家风骨,还带有一点麻将风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