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河湾之战 (第1/6页)
此时在无名河湾上,明军正忙着抢修工事。 工事其实是条壕沟,长约两百米,宽度四米左右,深度则不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越深越好,因为壕沟越深防御功能越强。 挖出的泥土垒起来,在壕沟的内侧砌成一道护墙。 因为单凭四米宽的壕沟很难挡住蒙古骑兵的战马。 但是再加上一道五尺甚至八尺高的护墙那就足够。 因为再神骏的蒙古马也不可能在越过四米宽的壕沟之后再直接跨过五尺高的护墙。 至于河湾的另外三个方向,都是宽度超过三十米的水面,河水一米多不到两米深,人马可以涉水过河,但是想从河面发起骑兵冲锋就不可能。 就是说整个河湾呈U字形,三面环绕河水,只有西边与陆地相连,所以只要在西边挖出一道壕沟并将泥土砌成护墙,就能对守在河湾内的明军形成有效保护,至少凭蒙古骑兵是不可能从正面强攻进入河湾的。 哪怕河湾内的明军是群乌合之众也不可能。 更何况,这一千多明军已不再是乌合之众。 连着打了几个胜仗,无名山谷一仗更是从正面击败了拱兔部的骑兵,这一千多明军的心气跟之前已经截然不同。 但凡军队就是这样。 打的胜仗越多,活下来的老兵就多,整支军队的战斗经验就越丰富,战斗力就越强,在战场上就越容易打胜仗,这是良性循环。 建奴的战斗力就是靠着一次次的胜仗堆积起来的。 还有崇祯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