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崖山所遗 (第1/5页)
虽然对于戴博文手中的这传国玉玺的真伪还存在疑虑。但雷涛也不能贸然断定这东西就是假的。 由于这枚玉玺的经历太过传奇多次遗失又多次现世而且每次现世之后总有人会考证现世的是真品自然也有人考证那是仿造的赝品。如此忽隐忽现的结果就是这传国玉玺的真伪谁也不清了。 雷涛接过这玉玺仔细的端详着他看得非常仔细。特别是两处增刻的字迹一处是曹丕在传国玺肩部增刻了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这是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让工匠补刻上去的以证明其接受禅让并非“篡汉”显示其国统的合法性。当然这样的举动在现在看来就有些欲盖弥彰的味道了。 另一处是后赵石勒灭了前赵得到传国玉玺后别出心裁的在玉玺右侧加刻了“天命石氏”四个字这和曹丕在上边刻字表示自己帝位合法性的动作是一样的目的。 雷涛在这玉玺上已经找到了这两处在正史中有记载的增刻位置、字体分毫不差。这就给这枚传国玉玺的真实性加了不少的分数。 历史上由于这枚玉玺多次失踪然后又多次重现从历史典籍上来看一般来这传国玉玺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后唐李从珂手里他亡国时带着玉玺登楼**。从那之后传国玉玺至此下落不明。而后虽然曾经出现过不少声称找到了传国玉玺的人。但那些玉玺的真实性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例如后周郭威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段义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传国玺。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怀疑它的真伪。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玺”被金兵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了。 明朝弘治十三年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