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24章 主世界三十一世纪 (第1/7页)
3045年,主世界,太阳上,卫铿正在cao作恒星内环。此时在恒星内环,相对隔壁意场位面宇宙崩坏的场面,这里格外平静。 卫铿在“热碳云”存储的思维上,已经存储了庞大的意识。 这种储存“意识”的热碳云,是主世界这两个世纪最大的科技进步。 实际上,这个“理论”在三个世纪前就被发现了。 大概是在2805年的时候,那时人类在搭建戴森环,搞得如火如荼,在水星附近一连串的太空实验室中,有一个当时次级科研结构,确定了高能环境中储存蠕虫有机信息。这在当时是一个“趣味”实验。而后两百年后被应用 而现在卫铿将这种应用大规模话 这类似于“法拉第发现的电力体系,二十世纪被各国应用,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东方十几亿人全面工业化,建立起来贯穿欧亚大陆的特高压网”。 在主世界,卫铿不擅于“创新”,但是“吃苦耐劳”。卫铿创新时,不会在成果出现前宣扬,而成果出现后,往往是被其他人宣扬了。 …主世界人类也已经出现了重大分层… 太阳上的“碳热云”层,类似于潘多拉碳基场,能储存一个人的独立思想,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意识差异不同。 有的人意识可以闪烁规模速度快,可以控制多个“热碳云”。 若是意识的“量子频段”控制的信息稳态不足,哪怕是在“热碳云”中加载更多记忆,动态思维出现的各种矛盾也无法协调, 现在主世界上科学认知中:“意识”的物理存在已经是一个客观现实,属于人类个人生理状态。 “意识”数据并不是一般的量, 一千年前古工业时代,体检时候,每个人肺活量,百米短跑数据的差距是不超过一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