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14章 帝国内的潮涌 (第6/11页)
还嘲笑那些先跑的人没这个运气。 在北方农青军这边,则是在胜利氛围中,凝聚出了“炽热铁星”的概念。 北方战役中新兴力量用军事手段拿下了一系列的大镇子,但是在后续政治,经济上给本土实力重锤,远比这场军事冲击要强烈。 农青军根据地也干脆是延伸到了这些村庄内,开始招收人员,对城市方面依旧是暂时妥协,在与城市赶来的对话人员中,宣称依旧会供应足额的粮食,但是征兵方面,由于逃走的黑户太多,得缓一缓。 过去,大户是怎么抗拒征兵的?以粮食供应为威胁,那么现在农青军就能怎么来,至于帝国方面,是接受合格状况,还是准备来围剿? 恩马挖好了“坑”铺上“伪装网”诚挚相邀。 火纹历3428年10月份这场战斗,在整个帝国内是无声无息的。一些大城市的有心人注意到,北部的起义有些不同寻常,但是既然这些乡村没有抗拒粮食供应,那么也就暂时不管了,帝国现在没有多余的兵力镇压。 然而在帝国的异见者中,也没有对这场战争有过多了解。 恩马作为“邮差”,固然是连接着帝国反对派相互交流的系统,但是没有把这场胜利,当成成果过于宣扬起来。 卫铿解释:“对于这些上层革命派来说,他们是盯着城市中心变革的路线。所以就算说了成果,他们也不会有所在意,并且这宣扬没什么好处,整个帝国反对派内目前还没多少斗争经验。这时候把农乡根据地暴露,只会被他们当成城市夺权的筹码。” 卫铿:筹码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压上来,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而最关键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打破双方力量平衡的时候。在天平两端配重上,最后一个砝码的话语权是最大的。 …种田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