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第2/12页)
感受讲给了大家。大家听了,起初都不相信,这简直像传说,现在哪有这样好的农村?后来在石头的一再解释下才相信了,相信了都又感叹,我们红沙窝啥时候能赶上华西村的一个边儿就好了。 要赶上华西村的一个边儿,就得向他们学习。学习能使人进步,学习也能使村子发展。华西村的步伐迈得太快了,他们跟不上趟,跟不上趟,就学别的先进村。有的村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经营蔬菜的生产、销售。有的地方劳动力剩余,村里就组织起合作社,专门种地,再把强壮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外出打工。石头向大家说这些话的目的绝不是让大家图个好奇,而是让红沙窝村找准一个学习目标,尽快地富起来。石头列举了种种新的生产方式,又分析了当地的具体情况,最后才把落脚点落到了红沙窝村。红沙窝村能不能也组织一个合作社,土地由专人种,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去打工? 石头的话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红沙窝村一下炸开了。有的人觉得这个思路好,现在人多地少,都缠到地上,不种不行,种吧,地太少,收入也少,如果搞个合作社,就把地交给合作社种,强壮劳力还可以腾出来到外面去打工。也有的人说,分田承包干了多少年,人心散了,再搞合作社,人们不习惯,人心也聚不拢。 在大家的一片议论声中,感触最深的还是老奎。听着石头参观华西村的深切感受,他就不觉想起了三十年前他从大寨参观学习回来的情景,那个时候的榜样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现在的榜样是如何更新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习楷模,也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代表时代特征的榜样也就应时产生了。是的,在三十年前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