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 (第3/4页)
的。行头是按身份和场合穿,像康熙,别看他是满人,只要是家居的皇帝,就得穿黄帔;周瑜,武人出行嘛,就得穿箭衣马褂。戏里的规矩大啊,男女老少,文官武将,秀才员外,丫头婆子,都有各各不同的行头,‘宁穿破,不穿错’呢。”金翰才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孜孜不倦的五姑娘: “女孩子家家,又不是唱戏的,怎么喜欢咂摸这个?” 金翰才的祖上,在前清宫里当差,归升平署,专管戏衣的,时至今日,家里仍收藏着成箱的图样、文档、衣料和行头。金翰才有不少亲戚都是戏班衣箱师傅,还有的开着戏衣庄,他自己呢,倒是凭着精熟的手艺,被聘在林府,成了他家的私房裁缝。他带着几个徒弟,住在林府东南边一个跨院里,合府上下几百口人,针线上的活儿都归他们师徒几个。平日倒也不忙,乐得跟热心求教的五姑娘聊上几句。 “多有意思啊。每回我看戏啊,都特喜欢看戏台上那些漂亮衣服,颜色,花样儿,形制,都那么好看,那么多的学问。”樱草开心地翻着金翰才的图样:“不过呢,喜成社的行头,可没有您这儿的好看,您瞧,这件团龙蟒的纹样,多么威武,社里那件,差不多的龙,瞧着就没有这个精神。” “班社里的东西,那叫官中,什么人都去用的,哪能有什么好东西。”金翰才自得地笑着:“就算现在最红的角儿,他私房的东西,也没有我收着的好。改天我拿几件真家伙给你看,那龙的鳞片,都是一片叠一片,立着的,真龙一样,这样的绣工,民间哪里有。用的金线银线,是成色最好的真金白银打成的箔、手捻成线,绣出来的东西,沉实、气派,一件平金大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