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囤囤囤货 (第2/6页)
,他们大多与那两个太婆一样,也是进了市场买菜又折转出来的人。杨倩的摊位虽然只有五个菜,但是种类真的扛打,不涨价真的是大家的福音。 鱼有红烧和清蒸两种可以选择,哪个年龄层都适合,蟹和蚌平常一般人都不太会去买,因为价格不怎么亲民,但在杨倩这里价就被放低了些,关键是这摊位卖的都是野生的,口感更佳,感觉大家等于是花着白菜价吃rou,这么想就不怎么心疼钱买了。 卤rou别的店也有在卖,但就是没有杨倩摊位的美味,花一样的钱肯定要吃最好的! 至于杨倩摊位的冷锅串串就更有意思了,川省的吃法,附近的独一份,什么品种都有,rou的,蔬菜的,豆类的,干杂泡发的,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心搭配,换着顿的搭配,麻辣爽口,下饭下酒,剩下的汤汁还可以用来拌家里自己捞的菜,是众人的首选! 种花家的吃货们不乏精打细算的生活小能手。熟悉这个摊位的人都知道,上午是找不着人的,小老板应该是和家里人在备菜。下午四点后就可以过来了,摊主一直会卖到七八点钟。如果想要中午也吃她家的菜,就要趁这个时间段多买。 今天卖的更多了,市场菜价的上涨是一个原因,也有大家想多“薅”一点老板羊毛的意思。别人都在涨价,他们并不怎么相信杨倩的不涨价承诺,多买些多多少少能节约些开销。 收摊杨倩直接回了住处,恐怕从今天起菜市场就不好拣便宜了。明天是与蜂窝煤厂约好的拉货时间,完事她准备去乡下转转,直接去做第一手的采购商,避过中间商赚差价。 又弄了大半晚的菜,杨倩定好闹钟强迫自己休息了三个钟头,因为第二天得开车。第二天一早,她便到附近的租车行租了个小货厢,这种车最适合她用来收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