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2/4页)
由此观之,秦襄王不愧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更是秦国历史上又一位功绩显赫的君主。 不但很好地继承了秦孝文王留下的秦国国土,也将秦国逐渐推向了战国七雄的独尊地位。 再观秦国国内形势,在秦国版图逐渐发展壮阔的进程之中,所有秦国王室成员,还有大臣在内,都在期待着秦襄王能够确定继任国君的人选。 然而,秦襄王却没有一丝想要确认继任人选的想法,更多的则是将政策的重心放在了扩大国家版图上。 这让很多国家核心政治人物在长期的等待下,显得越发的着急。 很多人都在伺机而动,等待机会将自己“集团”下的继任人选推上政治舞台。其中以吕不韦和司马俊为代表。 吕不韦,秦襄王执政期间,拥有秦国第二大官方势力。 一直以来,他都急于扩大自己在秦国的势力范围。 而他和赵姬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让他觉得将嬴政推上储君之位对于他而言确实是最佳选择。 然而通过多番的尝试,却被司马俊从中作梗,屡屡不得机会。 至于司马俊,则是选择支持秦襄王次子成蟜,已经多次尝试着创造机会让成蟜在襄王面前好好表现。 但是成蟜却没把握好机会。 同时,另一方面,也因为吕不韦不断用自己的手段阻止成蟜在大王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司马俊的计策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 可见不管是吕不韦的势力,还是司马俊的势力,双方都在相互默默较量着,等待着时机给对方致命一击。 这样类似于“冷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 很多人对吕不韦的印象,认为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